由林琳副教授和博士生刘羽(共同一作)撰写的论文“Orbital frontal cortex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gain anticipation linking the rumination and non-suicidal self-injury in late adolescence”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(SSCI一区)发表,通讯作者为徐战胜博士和白学军教授。该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31500895)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(20ZDA079)的资助支持。
非自杀性自伤 (Non-suicidal self-injury, NSSI) 简称自伤,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地、直接地破坏身体组织的行为,并且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。自伤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,并且会引发自杀行为。然而,某些个体倾向于隐瞒他们的真实想法并且回避报告自伤行为,因此自伤的患病率往往可能被低估。因此,探索客观的生物学标志对于识别和理解青少年自伤非常必要。
自伤违背了个体有意识地自我控制疼痛的原则,相反地,它表现出了一种趋近不愉快刺激的动机,这意味着疼痛会让个体感觉更好。然而,涉及自伤奖赏处理的神经回路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。少数神经影像学研究调查了自伤个体的奖赏神经相关性,但结果并不一致。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,本研究旨在探索奖赏预期条件下眶额皮质(orbital frontal cortex, OFC)的脑功能连接对自伤的影响,以及反刍思维作为认知因素在OFC功能连接和自伤之间的作用。结果发现,相比于单一的脑区激活,OFC与其他脑区之间的耦合可能是自伤的更敏感的生物标志物;OFC和左侧楔前叶不仅能够各自对自伤产生影响,OFC-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的异常是自伤的重要神经基础;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自我认知因素在OFC-楔前叶功能连接与自伤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。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NSSI机制的路径,即异常的奖赏预期回路到负性认知,再到问题行为。
doi: 10.1016/j.jad.2024.01.117.